问: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,提出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,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大战略部署,明确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土地管理制度应进一步深化优势地区重点领域改革,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,在市场准入、要素获取、权益保护等方面有哪些落实重点举措?
答:全面提高优势地区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质量、效率和动力变革,必须切实提高优势地区土地要素配置在时间、空间、结构和政策单元上的精准性,坚持因地制宜,促进土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,激发土地市场活力。
一是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时间精准性。近些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土地要素保障取得了积极成效,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率,以实现土地要素供需平衡在时间上的精准性。
二是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结构精准性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,合理的土地要素供给结构可形成集聚优势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产业布局优化,又会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的利用效率,改善土地利用条件。
三是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。政策单元是指在某一行政级别或某一类型区域内制定、实施和评估公共政策的空间单元。就土地管理而言,其政策单元既可是全国、省、市、县、乡五级行政管理单元,也可是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生态、农业、城镇等功能空间,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用途分区。因此,优势地区应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边界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;针对不同政策单元,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,发挥各地区和不同用地的比较优势,制定差异化政策,分类精准施策,优化政策实施效果。